contact us
联系我们POSTTIME:2023-08-04 作者:佚名 点击量:
我27 单身 女 硕士
最近在考虑加拿大移民,只有雅思8777才有可能了……
不太清楚这个分数的难度,有没有成功的前辈?
想了解下成功的你们英语底子怎么样?准备了多久?最后分数是多少?
感谢感谢
2019.7.18 第十三次回答
Tom Daley 回顾北京奥运会2. 他的口音基本属于年轻人的RP,又有点cockney的吞音,挺有意思。身边很多朋友都说英音难听懂,但对于我来说,听到这样的英音感觉每个词都很舒服很清晰(代价是听其他口音的敏感度下降,特别是新西兰口音,经常听力做错题都是栽在新西兰口音上)。
3. Tom Daley录过一个环游全球的节目(B站可搜),一度被评论说是无聊的年轻人记的流水账。这么说也没错,不过当时我雅思备考期间就拿这个当口语素材,毕竟比其他毫无生气的材料来的生动。
4. 嗯他戏很多。
2019.7.12 第十二次回答
继续说写作和口语
一个很残酷的事实是,给写作和口语评分的都是母语者。拼写/发音/语法的一点点毛病在他们看来都特别明显。当然,非母语者其实是不可能不犯这几个方面的错误的,所以尽可能把犯错的level降低到不影响理解,把犯错的frequency降低到偶发。
2. 不犯错还不够?
一个更残酷的事实是,哪怕都不犯错,也未必能有7分。因为7+必须有亮点。
你问外国人“你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A回答:我觉得读书很有意思 6分
B回答:我特别享受喝咖啡的每一分钟 6.5分
C回答:我感觉我就是为了撸铁而生的,一撸百病全消,再撸神清气爽,三撸肌友成群,每次上铁都痛并快乐着! 7+
对的就是这么恶心。Ye need to SHOW OFF.
3. 什么是亮点?
3.1 主题词汇量
尽可能穷尽与主题相关的表达。举个特别大众的例子,长城。
historic site landmark visible from space once-a-life-time experience
heritage battles and sieges fortifications system
watch towers garrison stations northern frontier
可以看到,和长城有关的主题词,可以从一般性的旅游话题,拓展到军事防御方面,这就是亮点。
3.2 Phrasal Verbs
让你的英语更像母语者的必经之路。
3.3 Collocations
这也是个大坑。深渊巨坑。
英语里其实很多表达并不自由,一个词后面跟什么样的词都是定好的,词和词的搭配是有限的。非母语者过度自由发挥就会生造出很多不存在的表达。
go shopping 去逛逛并买东西(休闲)
do the shopping 日常去超市按需采购(家务)
do shopping 不存在的表达!
这就是collocations的规范作用,只有这几种表达是存在的,我不允许你生造。
亮点=主题词汇量+Phrasal Verbs+Collocations 请往这里努力
2019.7.10 第十一次回答
这很正常,大家都一样。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等你弄清楚了,离过关也不远了。
很多老师和外教(以及前考官外教)很喜欢用评分标准指导学习,要求每个行动都要符合评分标准上的某一条。这就好比什么呢,学游泳,手往前送要伸直,划水肘要弯90度,收回到胸前,踢腿脚掌向外蹬,划大圆收回,blabla,blabla,这类动作规范不胜其烦。到了比赛那天,哨声一响,隔壁道噌噌噌,请问您是先把动作规范过一遍再游呢,还是赶紧地跳水里扑腾起来?
评分标准就是那种,看着都没错,然而未必有什么用的存在。
一步步理解并接近WS 77的真实模样,贯穿了备考的始终。
2. 雅思考官(特别是国内考点)对于7分的要求比较高,这个是客观事实。7分其实代表的含义是欧标的C1,纵观其他语言的考试,C1的要求并没有这么紧;纵使隔壁TOEFL,写作口语的给分也会相对手松。而雅思想要一次性WS 77,日常训练目标应该是7.5。
3. 我最近给自己安排了很多事,法语课+韩语课+健身+游泳,短时间不会就某个细节问题写很多,还是欢迎有问题来问。如果你能告诉我多一些,我可以回答得更有针对性。笔芯。
4. 我现在开始背牛津短语动词词典,如果效果明显我再推荐。500页,50天过2遍。
2019.7.2 第十次回答
写给这个夏天冲8777的你
去年我的备考是孤独的 好在等待EE的过程中 有幸认识了许多好友 当时我们的面基会占掉了多伦多一家中餐馆的半拉店面 活生生坐成了霍格沃茨大聚餐
在这过程中 我前前后后认识了不下30位通过8777的幸运儿 这个群体里 没人说我再考一次绝对过 大家都很谦虚地说运气好运气好
其中,一次性过掉的(一个巴掌数的过来),要么在英语国家留学2年以上(甚至6年),要么雅思名师,要么名校英语硕士(WS以7 7.5居多)。
更多的人是考了几次过的,最后拼的就是W。
即使不是万里挑一的9988顶配玩家,作为千里挑一的8777有力竞争者,大家都有机会,大家也都要放平心态。
2. 如果你需要简单的指导 欢迎评论或私信(7月份内有效)
7月份是我的一个gap month,每天学习/健身/游泳/睡觉,难得浮生一月闲。8月开始要忙了,往后不一定有很多分享时间。
冲8777的朋友请写上你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次成绩 你的CRS分数 以便我更清楚你目前的情况
我有答案,你有问题么?
3. 我为什么8月要忙起来了?
因为我8月底又要考雅思哈哈哈哈 这次是A类 申请学校用
倒是没有紧张 压力不存在的 但还是希望这次考试能够超越之前的自己 所以现在开始就按着我自己写的攻略来研习和提升
最近就在提升短语动词这块,接着努力吧。
2019.6.28 第九次回答
今天跳出细节,强调最核心的东西。
"要上8777,你必须得有大量的·地道的·语料输入"
之前讲过听力不同题型的应对方法,作文时间分配,以及以后要提到的如何同义替换这些技术性细节(包括你在市面上各种教材能看到学到的各种技巧),这些技术都很有希望帮你拿6分甚至6.5。但如果目标是8777,就意味着不但单科要上7,而且所有科目要一次性全部上,有这样的野心,实力是必须相匹配的。6~6.5这个区间要求的“高级但偏弱的基础+技巧”是不够的。
只有大量的·地道的·语料输入才能帮你。
A 我当初听力突飞猛进的阶段不是我听写剑桥真题的那个时候(真的很烦,不适合我,坚持了2天就放弃了),而是我耍流氓边看听力原文边听录音之后。真题听完了,还买了9分达人来听。9分达人的听力题出得很奇怪,跟真题差距甚远,所以我压根没有做题,只是对着录音原文听。然后又翻出新概念英语3/4,春节在家反复听。
这里有个插曲,我每天听英语广播1小时以上,一吃饭就戴上耳机。结果我发现这并不是听力进步最好的方式。原因在于广播里没听懂的地方一晃就过去了,你无法回放,也没有原文,无从知道到底没听懂的是什么。听广播只能验证你听得懂的部分。所以听广播并不是一个提高听力的好方法,它是一个检验听力的好方法。此外,听广播能训练长时间听英语的习惯,听久了不会累,而且教你养成不断往下听的好习惯。这个对考试是有帮助的,但不宜过誉。
B 口语方面,我收集了我比较欣赏的一个外教的市面上能买到的所有他出的书,一页页撕下来摊在桌上,每天有空顺手拿起来读一页,记住他的地道表达。一共120个话题,头尾过了6遍。
C 写作方面,G类小作文20篇native speaker范文,精读七八遍;大作文40篇native speaker范文,一篇篇反复看,到考试前总共过了10遍有余。
综上所述,各类考试题型技术可以帮你走到6~6.5,但后续必须有猛量的语料输入,才有8777的可能。
PS:大力出奇迹。
再PS:我不喜欢听写。
2019.6.26 第八次回答
“用英语母语者的智商水平,讲他们常讲的话。尽量文雅。”
对于刚入坑的鸭子们,做复习计划的头几天至关重要。跟着什么教材学,直接决定了你的应试风格和整个过程的痛苦度。如果你选择了听写法来备考听力,那么你的屁股能不能黏在凳子上是备考的关键。如果你选择了背题库来备考口语,那么你的运气是备考的关键。烤鸭千千万,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知道不少人用的都是市面流行教材,也有很多朋友借着这些教材之力拿到了他们想要的分数;还有部分小机灵走出了自己的风格,最后杀鸭成功。
我认为写作范文,必须是母语者的文章。学外语本就是在模仿母语者说话。至于很多国人高手老师的文章,我觉得是非常棒的汉译英,是可以拿7.5~8分的考生作品。
再强调一次,我们要拿母语者的文章来模仿。我们的智商不要超过他们,因为考官没时间向你学习,我们的文章要让他们舒适地接受。至于国内的写作教材,我建议选一本即可,把里面提到的中国考生容易犯的错误了解一下。
2. 作文结构
上面说的语言问题,是个很大的话题,得分好几趟说。先岔开一下,讲讲考场的时间分配。
我的G类小作文(通常包含3个bullet points)时间分配如下:
【总共20分钟】
第3分钟,划限定词,选择好语气,编好故事
第10分钟,写好开头和第一个point 【一句话,1.5行】【3句话,4行】
第15分钟,完成第二个point 【3句话,4行】
第20分钟,完成第三个point和结尾 【3句话,4行】【一句话,1.5行】
这些必须在考试前就练好!考场上你只有时间关心主题词汇的选择+保证语法准确,没时间去临场构思结构。
我的大作文时间分配如下:
整场考试第25分钟,划限定词,选定观点
第30分钟,写好开头
第40分钟,完成主体第一段
第50分钟,完成主体第二段
第52分钟,完成结尾
我的小作文时间分配都能按计划完成,但是很惭愧大作文基本都超时。因为主体段有时候一写就拔不出来,导致主体第二段一般要到第55分钟才写完,然后2分钟收个尾,剩3分钟看一遍交卷。
3. 母语者会说的话
做一道选择题:写作考试时,你有一个很棒的idea但是翻译成英语总是觉得怪怪的,同时你也知道一个俗气的观点不过你可以用地道的英语表达。你会怎么抉择?
站在烤鸭的立场上,我毫不犹豫选那个俗气的观点。
汉译英翻出来的话,和母语者经常使用的语言,是两个不同的集合。有些翻出来的话,母语者根本不会说(“我发誓我要拿我的鞭子抽你”“就让我守护你吧“)。请大家务必多学习“母语者会说的话”这个集合。
下次接着说写作中比较复杂的话题,文雅,逻辑展开,三词一串。。。
2019.6.25 第七次回答
今天开始讲写作。
写作是检验真男人的唯一标准。
先来一碗鸡汤:一个up主 美国白人 语言学专业 硕士毕业 给自己来了个IELTS challenging
第一次考试结果:LRS 9 9 9 W 6.5 :)
”意外意外,再来“
第二次考试结果:LRS 9 9 9 W 6.5 ?!
”不行我要认真了,好好准备,我读这个,我读那个,我准备好了!9分我来了!“
第三次考试结果:LRS 9 9 9 W 7.5 。。。
后来他开了个雅思在线教学网站,专门帮助烤焦的鸭子们。当然成为了老师的他最终拿到了W 8.5的好成绩——他谦卑地说。
逻辑问题。语言问题。Or both。
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如火如荼,总结下来就是上面这几个字。请大家先判断清楚自己的情况,再有针对性地提升。
中国考生如果没有专门训练过,确实不少人有逻辑不清的问题。但我个人觉得不应该夸大作文逻辑的难度,因为经过9年制义务教育和大学教育,绝大多数烤鸭都有能力通过2~4周的规范性训练,找准逻辑的方向。大家只是一开始不知道怎么做而已。(我不喜欢有的教材把雅思作文讲的跟诉讼状一样,纯粹想太多,考官也没有时间慢慢欣赏你字里行间的推敲。)
上面那个美国up主就是在逻辑方面轻敌了,但是因为他语言基础杠杠的,所以只要把逻辑一理顺,分数就8.5了。
对大部分非母语者而言,语言问题才是更重要的。
2. 手写影响了发挥
这是真的。我就有这个毛病,平时写字直接涂掉划掉习惯了,上考场写错了还得用难用的橡皮擦擦掉,这么一擦一写,思路就不是那么流畅。有时候一烦躁,还会连续写错好几个词。
然后还不敢连笔太严重,怕被判少了个字母算拼写错误。
如果想调整一个句子的位置,基本不可能,擦死你。
短短1个小时,至少有15分钟时耗费在手(的)活上。
我是赞同现代人要加强手写的训练,但是考试时间只给60分钟,还是非母语,要求确实有点高。
3. G类小作文比A类难
A类说明文是看图说话,G类书信是现场胡编,有的时候编的情节还会把自己绕进去。
A类说明文是戴着客观的面具说话,G类是亲自出门见客,还要根据对象的亲疏来用不同的语气。
不知道写什么(G),比知道写什么但不一定写得好(A),更难。
下次继续说写作的教材,方法
2019.6.24 第六次回答
口语继续
2. 中国人较少用到的语法
说到这个,我一开始是不服气的。国内这么注重语法的教学体系里,什么鬼语法没见过。
可是后来我怂了,确实不少有意思的语法现象,写在考卷上给你你会照猫画虎,但是让你主动地自觉地习惯性地用出来,对于没在英语环境里浸泡过一段时间的小伙伴表示很懵逼。
2.1 举例,如果谈论过去的事,语法上可以运用哪些方式?
于是你想啊想,想啊想,除了过去时还有什么?过去进行时was doing 过去完成时had done 还有呢?还有呢?还有呢?
那么,used to do会用吗?用得好吗?
那么,remember doing会用吗?用得好吗?
那么,end up doing会用吗?用的好吗?
以上句式是母语者在陈述回忆时大概率会使用到的,但是我们对它们的印象只是在考卷的选择题里,这就很浪费了。
2.2 另外一个重量级例子,虚拟语气。(因为话题太大我点到为止)
有人会问,这么学术色彩的语法点,拿来口语考试用,有必要吗?万一用不好还扣分呢?
不对不对不对,我告诉大家,在你看美剧英剧的时候,剧集里的日常对话就有大把大把的虚拟语气。不要因为我们的教材把虚拟语气放在很高级很困难很选修的地位,大家就以为这是一种高贵的存在。不是的。
我追Agatha Christie的Poirot系列时,每集最后都会由Poirot总结案情分析逻辑抓出凶手,无数的话像是这样“Monsieur Johnson,如果你当时确实把Hana的枪放进你自己的衣柜里,那Hana是不可能在短短5分钟内上楼拿了枪再跑到花园里开枪再把枪放回去的,所以你肯定隐瞒了什么”。看,这就是虚拟语气,对过去的虚拟,学名“第三虚拟式”。那一刻,虚拟语气的技能被点亮。
之后看各种剧,对虚拟语气的出现和使用就特别敏感,一有虚拟出现,马上get,心领神会嘴角上扬。当然,这个技能是需要打磨的,经验值必须积累才能自在使用。
3. 一个好的回答大概是怎样的
3.1 这里我贴一段我老师说过的话:You got a 6 not because you did something wrong. It is because of something you don't know or you don't show to impress the examiner.
这句话可以揣摩很久。另外,我自己也有另一个角度的看法如下:
【英语词汇层级】
第一级:最基本的词汇 (国内入门课本)
第二级:日常生活词汇 + 短语动词 (国内无系统的对应教材)
第三级:高级词汇/学术词汇 (国内高中、大学课本)
3.2 所以,“我们不知道的”是第二级的语言积累,“我们不展示的”的是我们会看不会用的各路表达法。
3.3 负负得正,把3.2的缺陷补上,就可以得到什么是好的回答:你拥有丰富的生活词汇(相当数量的短语动词),并且在考试中运用各种常用表达法把他们呈现出来。
我觉得这是口语的核心。
下次讲写作。
2019.6.22 第五次回答
口语如何6+到7+
酷暑难耐,一到下午夕照就把房间烤成铁板,还是上午写完回答下午去运动,也省点电费。
口语和写作是雅思的玄学,写作尤甚。今天先讲情况好一点的口语。
和听力一样,我们要寻找口语考试的核心。我个人认为是说出“自然而丰富的话”。
市面上很多教材,包括知乎上很多回答,都教大家什么什么不能说,什么什么能说,这个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果思维被这些“知识点“框住,那就会陷入一种技术性层面的复杂。就好像那些考前半小时还拿着材料猛看的朋友,对于一个语言考试,有点南辕北辙了。
讲一个我走过的弯路,是在考试中时刻去贴近评分标准那些条例:连贯少停顿,丰富的词汇转换,不常用的表达,高级的语法。且不说考官本人是不是这么科学地逐条分析(这点无法验真和证伪,因为他们公开肯定说是严格按照评分标准来评断,就和语文作文改卷老师说他们会按照评卷标准来给作文评分一样),毕竟一个大活人,他们是如何根据经验来给分的,其实非常难评断,加上考官素质和个性参差不齐,这就导致口语和写作的分数一直饱受考生诟病。前两个月考试口语8分,后来再考只剩6.5的例子也不少见,到底是考生自己发挥不好,还是遇上了不熟悉的话题,还是考官手辣,无法判断。
中国大学环境下传统意义英语好的学生,平时口语能流利沟通的,一般都能拿6。只不过想要6以上,甚至7以上,就会遇上很大的瓶颈。
因为这时你需要建立很多新的概念。
举个例子,下雨让我郁闷, This rain is making me feel depressed.
depressed是个比较高级的词,如果说This rain is getting me down. 你看,单词就都是最基础的了。
所以,掌握phrasal verbs好处多多,但也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我们的语言环境不够,教材上以高级词居多,需要经常从美剧中吸收积累。当然买一本短语动词的词典来背我也是很佩服你的。
2. 中国人较少用到的语法(下次写)
3. 一个好的回答大概是怎样的(下次写)
2019.6.21 第四次回答
天气热了 无心学习 玩了几天巫师三 出门游泳
今天接着讲听力不同题型/特殊情况的应对方式
2. 选择题:读完题干一定要有疑问,这样听录音才有主动搜寻信息的动力。当然听的时候眼睛盯着限定词也是一个加强的好办法。至于圈限定词的技术,参考市面上主流教材,按照自己的习惯简化。
2.1 记住,如果在理解听力内容的同时无法分析一些长选项,以听为主,同时做笔记。选项可以回头看,没听清就game over了。重复一遍,如果是短选项,可以边听边直接做;如果是长选项且一眼看不清,做好笔记回头做。
2.2 还有,选项的替换和推理都是语言层面的,不是知识/逻辑层面的,这个尺度多做真题把握。(这个是雅思考试的精华,靠多练习和悟性。)
2.3 如果录音里面两个选项都提到了,不要方,后面一定会提到其中一个为真/其中一个为假/两个都为假。如果后面不能全部听清,抓住你听到比较确定的那个来排除。
2.4 回头做选择题的时候,记住错误的选项有两类:不可能(错)和未提到(也是错)。没有听到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把不可能和未提到筛掉,剩下那个就是对的。
3. 配对题:先做笔记!先做笔记!先做笔记!就这么简单,不讲了。
4. 地图题:跟着录音把题目序号填在地图相应位置。
5. 与答案无关的部分,也要听,但是不要联想。这点和练习不一样。练习的时候要有浓厚的好奇心,考场上不要有多余的思绪,好奇心只会打乱节奏,必须专注得分。
6.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答案分布很奇怪 比如CCCCC ABBBB 不要轻易改 听力考试把对的改成错的概率更大 (除非你真的听得非常清楚,或者有明确的笔记支持修改)
一场拿高分的听力考试,不一定是你全部听清楚的考试,但一定满足一下几个条件:
A 填空题和短选项选择题,答案直接跳进耳朵里
B 长选项选择题和配对题,有足够的笔记帮你回头做题
C 猜的部分,是基于模糊听到的内容的简单演绎
以上就是我自己总结的一些技巧,转载需注明来源。不过其中最精华的部分,必须配合练习才能发挥奇效。
如果听力没有人有问题,下次说口语。
【废话时间】我突然想起我上次考试,因为之前已经考过了,所以那次完全是多报的一场考试,不得不考,但是心情轻松。考听力的时候,有个人打了个打喷嚏,好在避开了题点。不过整个考场至少有3秒的余音,而且估计法力持续时间能有7秒。考完出来,走了很远,看到有个同考场的走我前面,当时因为心情好,就跟他嗨了一下,问问他什么感觉,还传授了他一些听力技巧,希望他后来有获得满意的成绩。有些事情,真的是凭缘分。FIN。
2019.6.17 第三次回答
昨天上法语课没空写回答,今天继续,最重要的一环:如何在听力考场上拿8+
先晒两张我的笔记
以上是我记在巴掌大的本子上,考试当天早上必看的精炼总结。当然,这个是α版,后续还有升级的β版,先不急。
里面囊括了很多要点:
怎么看?看完题干脑子里要有个问号,大大的问号? 我到底不知道什么 我想知道什么 只有脑子里有了疑问,这个问题才算看进去了。我个人习惯把题干直接当作简答题,看选项的优先级低于题干。
2. 手要非常勤快。非常勤快。非常勤快。
不做笔记想考高分?我是不敢想。众所周知很多时候你是不可能在听到的同时直接做对题的,甚至根本没空做题,比如配对题,一串读下来,来得及吗?这时候手快的记下来一些要点,等最后10分钟回头做,正确率噌噌噌。
3. 给每道题固定的思考时间。
我个人设置3秒。3秒还没出答案,扔,往下。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考试技巧,就是不要过度推理。什么叫过度?就是你的推理超出了小学生的深度。量化来说,就是你的分析走了至少2步。作为听力考试,直接给你答案太简单,那就拐半个/一个弯让你处理,但是绝对不会拐一个弯以上,不然这就不是听力考试,而是阅读或者是LSAT。所以记住,不要飞太远,3秒钟内能想到就是了。
4. 复核,主要针对一些语法点,单复数/时态/字数限制。
5. 紧急状况
就是听跳题了,上一题还没思考,已经读到下一题。怎么办?情况被动下,只有两件事必须同时做:扫下一题的关键词,然后一直注意听。听力考试,全程听这件事不能断,只有保持听,回头不管是凭印象做还是蒙,都有胜算。只要你保持听,就不会输。
今天写到这,明天补充不同题型的小tips
—————————————————————————————————
2019.6.15 第二次回答
要不是我8月份还要再考一次A类 我想就会这么懒下去
于是今天就报名交钱了 There's no going back : )
今天先聊第一点:听力
听力要求是8以上,看起来比其他科目的7要求高,但其实没有W和S那么玄乎。我的L稳定在8.5,考完的感觉没有很好也没有不好,就知道有1个空不对劲,其他的都尽力了。事实证明感觉不一定靠谱(也没用),连拿3次8.5都是这感觉。
那么6.5,7的听力怎么上8呢?
知乎这类的回答多的很,市面的听力教材也多的很(听写,找信号词,基本就这两大类)。我都看过。有用吗?有用。当时我进步最快的时候,是在看完那些材料后的一个月。为什么不是看完就马上进步?因为单就这些教材的内容,无论是训练理论还是训练方法,我感觉没有透到根源上(或者说对于我自己而言最核心的东西),所以我加上了适用于自己的体系和方法后,才有实质性的进步。那什么是最核心的东西呢?我的总结是:
“听懂,是对声音信号的下意识的自动反应。无需费力。“
如果听一段文字,你听懂了,但是1分钟后脑袋发烫,2分钟后意识模糊,那还是说明训练不够。水平越高,除了听懂,还应该听的越轻松。因为听力考试要半小时以上,如果听到一半就累的不行,肯定训练不够。听的累说明对声音信号不熟悉,本来只要声音——意思的流程,变成了声音——回忆——分析——理解意思(我不是语言学专业,我对语言学现在兴趣不大,这理论也是我自己编的,如果经典理论不是这么说,我也无所谓,反正就这意思)。考试的时候,还要做题,如果听的不轻松,那么加上做题就会更麻烦。
再说一遍,听力,就是简单的声音信号到脑中理解这么一个action,或者说是映射。这条映射路径越短,听得越轻松。
回到备考上面,所以训练方法变得很明确:建立声音和理解的映射。
声音一出,意思自知。(不用回忆/不用想/不用猜)
流行的听写法,就是干这个的。但是!但是!太花时间了。人的意志力本来就是有限的,身体的负荷也是有限的,有限的资源,要合理分配。有这么做成功的人,那是他们真的很拼。我当初写了两张A4,突然感受到一种苦闷,就放弃了。不过我找到了更好的适合自己的办法:对着原文听。
这里肯定有人要说,不不不老师说听的时候一定不能看原文,一定要锻炼听"力”。我只能说我还真的就爱边听边看原文,而且听力水平大幅提高。你说怎么办?
我看原文是因为我觉得眼神空虚地听,然后还似懂非懂,这种感觉太难受。基本上半个小时我就坚持不了了。但是如果我能够看着原文领会意思,同时输入声音印象,我可以听2个小时不累。所以再好的办法,如果让你疲惫不堪,那就得反思一下。
当然,边听边看原文想要有效果,必须有量的积累,比如听完了新概念3/4的所有文章,这算一个疗程。听完9分达人的所有听力材料,这又算一个疗程。只有累计听接近10个小时,去感受进步才有效果。
话说回不看原文,硬听,或者硬听写,往往在一个小细节处怼半天,听不出来反复听。我觉得没必要,又不是数学题,拼命想就能想出来的,看一眼答案,知道这种声音信号对应这个意思(单词)就可以了。把精力和时间留给听更多的内容,放自己一马。
边听边看原文,就是在建立声音与意思的最短映射。前提是量要够。这就是听力训练的核心内容。
今天写到这,出门运动。下次说考场上怎么发挥。
——————————————————————————
2019.6.14 第一次回答
8777考过了 犯懒不想回顾总结
认识的朋友也都是一群8777+的人凑一堆 平常讨论的多是去哪座城市怎么找工作 当初的备考细节鲜有再提
不过懒归懒 还是想趁着忘干净之前 留点有用的内容给有机缘的人
【关键词】
听力:练习-边听边看原文 考场-用手用脑记忆
写作:苦练结构 积累行话
口语:更新语料库
以上只是核心词 后面会逐渐展开讲
(阅读我基本没复习 两次满分 其余8+ 纯粹靠基础 无经验可分享)
这个坑占好了,估计两个星期写完。
今年6月终于拿下了8777,入池分数463,7月上旬递交了申请。分享一下我的经历供大家参考。
雅思8777的难度取决于英语基础、愿意付出的时间精力甚至运气(大神可能不需要运气)。我自认为英语基础还不错,本科英语专业,研究生翻译专业,12年考过一次A类雅思,总分7.5.最开始预计首考熟悉下考试,第二次考应该没问题,但严重低估了写作的难度,最后考了五次,最后一次的成绩是总分8,L8.5 R9 S7 W7, 终于上岸。
题主没有说自己的英语基础怎么样,我建议先熟悉一下题型,去试考一次,评估一下8777的可行性,再有针对性地备考。如果英语基础不好,没必要硬拼雅思,8777不是移民的唯一途径。我为什么没考虑其他途径呢,是因为“又穷又丑又想走”。DIY联邦快速通道应该是最便捷、成本最低的移民途径,而且当时确实天真得认为雅思8777对英专学生来说不成问题。下面按照我自己认为的难易程度分别分享一下我对听说读写这四门的看法,重点讲一下口语和写作。
阅读:
G类阅读的难度低于A类,但评分标准比A类严。7分的要求是,40道题需要做对34-35题,而A类需要做对30-32题,这一点要提醒小伙伴们,不要拿A类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在12年考A类的时候刷过剑5-剑8的真题(剑8还是剑9,记不太清了),最开始会错4道左右,做到最后一本的时候可以保证全对,最后考试成绩也是9。所以备考G类时也做了两三套真题,觉得比A类容易很多,就没有在阅读上浪费时间,7分的要求也并不高。其他资料没有用过所以没办法推荐,但是推荐大家做最新的真题,如果可以保证在8分以上,阅读就稳了,没必要花过多时间在上面。除非特殊情况,这一门不太容易发挥失常。G类我考了4次9分,1次8分,8分那次明显感觉模棱两可的地方比较多。 阅读题型里面我自己认为比较麻烦的是True, False, Not Given这类,还是建议大家多做真题,做着做着就能摸出点规律,比如我觉得Not Given出现的次数是1-2次,每次不确定写Not Given还是False的时候都会考虑一下这点(仅供参考,应该也不是绝对的)。其他题型这里就不展开说了。 总之不建议大家在阅读上投入太多时间,追求过高分数也没有意义,EE系统的计算器里阅读8分和9分拿到的分数是一样的。
听力:
听力是唯一一门需要上8分的,40道题里面需要做对35-36道(A类和G类题目和评分标准都一样)。我听力考过两次7.5(都是在韩国考的),一次8分,两次8.5. 听力除了做真题,还需要大量泛听保持状态,以及考场上正常发挥,还需要一定的考试技巧,我觉得还是有一些难度的。最好做真题时可以多次确保错误在3个以下,这样考场上比较有信心不会紧张。每个人做题习惯不同,但我觉得提前看题特别有必要,有时碰到地图题,还需要提前分析一下,所以我会抓紧一切时间看下一个section的题,预判一下可能的答案。
听力的备考资料我只用了真题,平时会听podcast,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其他答主的推荐。
口语:
口语是我开始最担心的一门,因为是非留学党,英语国家都没去过,接受了多年哑巴英语教育,但后来发现写作才是大Boss。
7年前考A类时裸考口语6.5(当时在找工作没时间准备口语了),第三部分回答都不超过两句。现在回想,要么是当时口语给分普遍比现在高,要么纯粹是因为考官又帅又善良(360度无死角的帅)。去年3月第一次考G类的时候,已经工作了六年,虽然是英语相关工作,但没有锻炼口语的机会,英语水平退步不少,所以没有奢望上7分,但是也没想到只有5.5. 虽然自己表现也一般,但还是忍不住要吐槽一下冷漠脸考官,前半程低着头念问题,还同一个问题问了两遍,后半程不停皱眉一脸嫌弃。5.5深深地伤害了我,让我对北京考官产生了偏见,所以6月和9月都去韩国考了,第一次6.5,第二次7.5. 韩国考官态度很好,不容易紧张,全程眼神鼓励。第二次的考官特别开心,我答完之后他经常哈哈哈哈哈然后再问下一个问题。
上过一次7.5之后就不是很担心口语了,今年工作也太忙,就直接去考了,前两个月连续在北京考了两次7分,第一次考官比较严肃,一直在质疑我,第二次比较nice,但都没有压分。
口语是我去年花时间最多的一门,大概做了下面这些:
1. 听podcast积累语感
2. 淘宝找外教一对一练口语
找过两次,第一次是在菲律宾的美国人,对雅思不是很了解,聊天比较多,但解决了不敢开口的问题,上了十次课。第二次据说是雅思考官,比较专业,上课基本就是模拟考,会发讲义,记录我的问题,帮助比较大,上完五节课考出了7.5
3. 雅思口语书
买过两本老外编写的口语书
《IELTS 九分口语》:这本强烈推荐,难度比较大但比较地道,不过有些说法过于地道反而不敢用,可以选择性学习。
《雅思考官口语》:忘了第二版还是第三版,大概翻了一下,示例回答很多,没有上一本好,所以没看。
4. 和网上认识的小伙伴互相模拟练习
认识了一个考A类的女孩,微信模拟了几次,很多时间都在聊天,后来大家都很忙就没有继续练了。
5. 考官写的题库答案
买了去年5-8月的题库答案,不是很推荐,除非只是想积累一些地道用法(其他途径也可以积累)。一定不要背诵答案,尤其是别人的答案,不是自己的真实经历说出来会心虚的。虽然很多老师说答案不一定要是真实的,但本来考试就很紧张,何必让自己更紧张。
口语备考方法还有很多很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坚持下去就好,口语成绩提升真的比写作靠谱多了(前提是考官靠谱),付出就有收获。
写作: 这部分不能叫成功经验了,因为我考了一次5.5,三次6.5,最后一次大概是老天看不下去了让我上7了。 如果对纸考没有执念,建议选择机考,写作部分友好太多了,可以随意删减修改,打字也比写字快多了,所以今年实行机考之后我写作终于写完了……
我自己练习写得很少,以看例文为主(活该6.5),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多写多总结:
1. 雅思写作例文
口语部分那两本书的同系列写作书
《IELTS 九分写作》:推荐,A类G类都有,但也要有所取舍。
《雅思考官写作》:例文质量一般(当然肯定比我写得好多了,但既然要学就学质量比较高的资料),看了两篇就放弃了,不推荐。
Simon的例文看了一些,更推荐Liz的,虽然数量比较少。建议大家去Liz的网站上学习,网址是https://ieltsliz.com/
2. 淘宝考官写作课
一共买了6节课,上了5节,每节半小时,老师是英国人,在写作结构方面还是有帮助的,第一次知道小作文的书信只要一个bullet point对应一段就可以,不用那么纠结怎么组织内容,但是语法部分过于简单。每次课后会留一篇作文,老师会简单批改。我有一次因为加班发晚了一点,被取消了下次的课,解释了一下,老师回邮说it only takes 40 minutes,还是取消了,而且不退费。加班到半夜的我无比心酸。总之,课是有用的,但老师也是真的很凶,而且上课时那边有时会有噪音,体验不是很好。
3. 淘宝考官批改
刚开始备考的时候买过一次,改得还是比较详细的。
4. 写作团练群
最后一次考试前交了799大洋参加了一个14天的写作团练群,打卡完成退99,我以为金钱会促使我进步,然额我想错了。群里每天会发考官讲解视频,送一次作文批改,但是老师鼓励使用模板,看了两天视频觉得不对我的路子就放弃了。写作目标7分的朋友们,这种群真的不适合,别人的模板可能可以帮你上6,但上7真的不行。
所以到底怎么上7分呢?勉强上7的我大概总结了一下:
1. 时间控制
一定要留出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的时间,两分钟都很重要,我最后一次考就是最后一分钟发现了两个拼写错误,不然肯定会凉。雅思写作7分对语法和拼写错误的容忍率很低。
2. 自己总结模板
摸清各类题型的结构以后就可以自己总结模板,并且尽量不要用那种万能的句子,一看就是凑字数的,而且有时候会很牵强。每个题型单独总结,参考靠谱的例文,保证是正确的。考试时看到某个题型就从记忆中调出这类题的结构和模板,连接词之类的来自模板,可以节约很多纠结思考的时间。
3. 多写
这点我没有做到,上班狗时间不够,想到自己写了也没人给批改就干脆不写了,我觉得这是我写得慢的主要原因。
听说读写讲完了,大概说一下备考时间。我备考时间跨度比较大,去年3月到9月,然后太忙中断了大半年,今年5月重新开始考,建议冲刺8777的小伙伴们战线不要过长。口语写作疏于练习就会退步,离目标差距不大的话争取保持状态一鼓作气考下来。而且大选后移民政策不稳定,时间太长难免有变数。
关于要不要出国考的问题,建议有时间有条件去周边国家考,我知道的很多考过8777的小伙伴都是国外考的,但在国内也不是不可能,我去了两次韩国,最后还是在北京考过的。
8777的难度因人而异,英专和留学党可能会稍容易一点,但绝对不会很容易(我真的很佩服一次考过的大神)。
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到大家。
不请自来,纯粹感情抒发,回顾心路历程,没什么学习经验分享。
首先,为什么是8777?
其实更加准确说不是雅思达到8777,而是语言水平达到CLB(Canadian Language Benchmark)9级的水平。加拿大把雅思、思培、托福、CAEL、CANtest等英语语言测试的成绩进行换算,在申请学习或者移民的过程中,用“CLB”这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而在移民的过程中,尤其是EE这个项目,达到CLB9能够在核算分数的时候有一个质的飞跃。而对于雅思来说,CLB9所对应的分数就是8777。
然后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情况:
还好,一共战斗了四次。
第一站:懵懵懂懂就去考了 2018年7月7日:L7.5 R7.5 W6 S6
原计划是走曼省省提名,无论如何都得考个雅思,本着对自己的自信,半裸考。买了本剑桥雅思,随便做做题,热热身就去考场了,结果差强人意。
第二战:陪太子读书 2019年1月19日:L8 R8.5 W7 S6.5
受同学启发,感觉自己努努力走EE不是更好?所以又入手了几本剑桥雅思,和远道而来探望我们的顺便考一考雅思的 @高菲 一起二赴战场。温尼伯的一月啊,冷啊!天还没亮就已经到考场,把我们冻得都怀疑人生了。结果,这次菲姐考到了理想的成绩,而我写作和口语都只有6.5分。虽然我也知道两个6.5很难都给我涨回来,但还是不死心提了复议。结果是写作涨到了7分,但是口语维持原判。
第三战:准备很好,结果很差 2019年3月2日:L8.5 R7 W6.5 S7.5
我必须说,这次真的是最认真准备的一次了,尤其是作为。上次和@高菲 一起考,这回我又拉上了另外一个同学Cassie。临考前半个月,我保证每天一套听力和阅读(这俩不担心,但要保持手感);临考前一周,每天晚上和Cassie相约一起做题,听力、阅读、大小作文一起上,而且写完了现场互相批改。
可是造化弄人。这回口语从6.5冲到了7.5,写作却又掉回了6.5。仍然不甘心,复议。结果很难过,维持原判。
第四战:过程很曲折,结果很美好 2019年5月11日:L8 R7 W7 S7
核算了一下各种成本,和 @ShawnShang 决定,再试最后一次,不行就走曼省省提名了。这回的心态反而平和很多了,白天上班,晚上回家就按部就班的复习和备考。而就在临考前3天,接到了菲姐的好消息,这可能是对我的一种激励和加成吧。
然而考试当天并没有那么顺利。入场前觉得已经第三次来了,对考场很熟悉了。因为是按照姓氏的首字母排序,我前几次都是在很靠前又靠着墙的位置。结果这次,A和G类分在一个考场,先进A类的考生。这也就导致我一进考场直接懵逼,位置在中间那一列很靠后的位置。
好吧,无论如何,沉住气,不慌张。可是听力一开始,可能是得失心太重了,整个人开始无法集中精神,不停的在跑神,即便一直对自己默念focus也无济于事。浑浑噩噩听完后,到section 4 直接跟丢了。这时候我真想直接弃考了。不过,更大的考验还在阅读环节。
好死不死,我斜后方的一位大姐做阅读的时候一直在小声默念,这让本就心态失衡的我脑子里简直一团浆糊,甚至差点没做完题。唉,要知道,我是以做题快著称的。每次考阅读都会去趟厕所,然后做完了还有时间检查十分钟。
你说可笑不可笑,到了最没把握的写作,竟然遇到了我最擅长的话题。小作文是写职业推荐信,大作文是写我做了8年的行业——“广告”。可能是前两项打击太大了,这里反而心态很轻松,才思泉涌,各种从句,各种语法,各种高大上的词汇简直信手拈来。
口语就不说了,没什么好讲的。
这场考试完,我都在不断的自我否定和自我坏中度过。甚至不愿意听到广播中的英文,不愿意用英语和人讲话。这样的情绪,大概持续到了出成绩的那天。结果是8-7-6.5-7。答得像屎一样的听力和阅读竟然擦线,感觉最良好的写作竟然又是6.5。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我还是提了复议。
在一个昏昏欲睡的下午,突然接到了考点负责人的电话,嗯,考了这么多次,我们很熟悉了。他在电话里说“我虽然不能告诉你具体的结果,但是可以告诉你是个好消息。”哈哈哈哈,老外们太有意思了,这个沟通技巧,大写服气!没违背规定,又让人心情愉悦。第二天一早,顶门去考点取新成绩单,高兴到差点忘了拿复议退款的支票走!
一点点人生经验:
和雅思的斗争,在这里告于段落了,最后还是讲讲我的所谓“经验”吧。我没有买很多的参考书,也没有听大师们的方法论,因为我坚信自己学习的方法和路子都是正确的。所以,把剑桥雅思的题目认认真真做完,包括写作。
大家都说雅思写作最难提分,但扪心自问,四个科目里是不是写作练得最少?你上考场前可能做了很多篇听力和阅读的练习,但是你真正写过几篇完整的文章呢?要知道,我从稳定的6.5分提到稳定的7分(6.5分的时候,也偶尔能写出一篇7,这个不算。还是得稳定在那个水平才行),大大小小写了得不下40篇作文吧。可能我比较笨,勤学苦练才能量变到质变。
背景:
A类雅思8.5,听说读写 8.5,8.5,9,7
无准备无培训直接去考,当时我只需要7777
考前有多年的日常积累,没有捷径,不搞题型研究
大致感觉,可对照自己情况:
词:词汇量9000上下(自己可以去测)
文:熟练掌握12个时态,熟练使用各类从句
听:BBC的新闻节目不用专心可以听懂90%+
说:用英语自然家长里短到键盘侠指点江山
读:读非专业类日常科普文和新闻理解90%+
写:语法词汇全对,逻辑自洽论述任何主题
如果有耐心和时间可以参考,因人而异:
对于雅思或者托福或者其他什么语言考试,我个人一直反对搞题型研究大于语言水平本身的态度。考试技巧这种东西适可而止,过了线又能怎样,作为一个日常的语言影响的是方方面面,冷暖自知。最好是有规划,干什么趁早,多给自己点时间一步一步走。
总之对于普通人,普,通,人,如果语言不达标那么留学也好移民也好不是什么好选择。学习困难打击兴趣还吸收不良,移民生活工作因为语言不够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机会,抢不到当地人的饭碗,被边缘化。生活上还好,还有知乎,bilibili,微博等社区可以休闲(还是中文文化圈有意思)。
加拿大移民,G类雅思8777有多难?
哈哈哈这题我会!
我考过雅思G类 8 7 7 7,完全明白8 7 7 7 到底有多虐人。
我根据题主的问题,以下分享3点:
作为一个成功走过移民这条路的过来人,希望我的分享和经验对想要移民加拿大人带来一点参考 。按照国际惯例,先上自己的成绩单,这是我之前为申请加拿大移民考的雅思G类,最后成绩是听力 8.5,阅读8 分,写作7分,口语7分。
如果你申请加拿大移民的项目涉及语言打分,那么你一定知道CLB,全称是Canadian Language Benchmarks,是加拿大联邦移民局用于衡量移民申请人英语能力的标准,也是加拿大官方唯一认可的评估成人ESL的参考框架。加拿大联邦移民法把英语和法语水平分为10级,目前有思培(CELPIP)、雅思普通培训类(IELTS General Training)、TEF和TCF法语考试能在CLB有对应的等级。
以下是CLB和雅思G类成绩的对照表。
从上图可以看出,CLB 9级对应的就是听力8,阅读7,写作7,口语7。在联邦快速通道的加分中,CLB 9加分比CLB 8 单项多 7-8分(7分为有配偶加分,8分为单身加分),听说读写四项有28-32分的差距,但是CLB9和CLB10之间单项差距只有3分。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听到说 8777,因为有了这个分数,就已经可以在语言这一块拿到很高的加分了,当然你要是能考阅读8,听力8.5,写作7.5,口语7.5,加分还会增加。不过比这个更高的雅思分数,其实在移民加分上已经没有作用了。
只要你考过雅思,那么通过对比雅思评分要求,其实能够大概知道8777要求在哪里。最好对比的就是听力和阅读,因为比较这两科都是客观评分。我们先来看一下雅思G类阅读和听力的评分标准。
听力A类和G类没有区别,听力8分要求错误在5个以内,阅读G类7分要求错误在6个以内。ps:雅思General的阅读比A类要简单一些,所以评分标准是不一样的。自己做套题,看看听力和阅读错几个,就知道自己距离阅读7分和听力8分的Gap在哪里了。
对于雅思口语和作文来说,可能自己很难给自己评分,这两者相比,一般又是口语更能容易提分,尤其是对于已经出国留学一段时间的人来说,在英语环境下生活过其实口语提升并不是很难。我们来看看雅思口语的评分标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一下完整版。 https://www.chinaielts.org/pdf/UOBDs_SpeakingFinal.pdf
细细看雅思口语7分的评分标准,其实允许自我纠正、犹豫、允许出现一些语法错误,整体来说我个人觉得只要词汇量达到一定基础,阅读和听力输入达到7.5以上,好好准备口语的topic,在加拿大念过一年以上的college/university,上7 并不是难事。
但是雅思作文是......
作文也是很多人在8777这条屠鸭路上最大的拦路虎。我有认识的雅思口语满分的人,高中开始留学北美,读完研究生后考雅思,为了作文上7分,也是足足复习了一个多月雅思作文才考到了7分。雅思作文评分标准完整版可移步https://www.chinaielts.org/pdf/UOBDs_WritingT2.pdf
对于雅思作文的提高,我觉得最大的难点是在于思维的不同,这两个字说起来简单,但是背后却是你几十年的思考和表达习惯,很难短时间一下纠正,甚至你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对,明明写的句子语法都对,但是就是上不了7分。我觉得英语为母语者的阅卷官哪怕读懂你的意思,但可能因为你的遣词造句和行文逻辑和母语者从小读到的不一样,他就觉得怪怪的,一旦有这个怪怪的感觉,你的作文就难上高分了。
如果想要作文上7,我强烈建议找个老外老师帮自己改作文,多改几次自己常犯的错误被更正了就能明显提分。之前我认识一个人考剑桥大学,也是阅读和听力都上8分了,写作三次都是5.5,找老外上了5次课,每次2小时,作文直接就考到了6.5。
我是国内英语专业学生,我的备考经验要从国内说起。唉,说起也是一把辛酸泪...
虽然是英语专业毕业,但是我第一次考试只有6.5,当时为了出国,一个人每天骑自行车去附近的大学自习,那是异常苦逼的两个月,不仅是每天学习使我快(自)乐(闭),更主要是还面临着年底要申请截止的压力。
那时候我对于雅并没有很清晰的理解,买了一堆书,但是最后发现最有用的还是真题,真题的词汇搞定后,做题速度直线提高。经过两个月的细嚼慢咽啃真题的过程,我的A类考试听力和阅读考到了8.5,写作6.5,口语是7分。我的G类是出国2年后考的,其实我的英语肯定提高了不少,但由于我考试的时候已经毕业工作,打工人实在没时间准备,所以在加拿大勉勉强强过了8 7 7 7。
如果你好奇我是如何阅读和听力在两个月内从6.5自学到8.5的,可以移步这篇我对于雅思听力的经验分享。雅思复习一个半月了,听力提不上去怎么办? - 三妹在加拿大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6246134/answer/2279883275
至于需要准备多久,我觉得首先得看你的英语能力和背景,学习能力,每天能花多少时间,自己的决心等综合考虑。我在国内备考雅思时,没有报班,花了两个月总分从6.5到7.5,其中听力、阅读从6-6.5到了8.5,这个时间算是一个参考。这个例子其实也说明考试是真的可以突击训练的,只要你用心努力,一定能看到结果。
另外,也想要说明,我个人觉得考到 8 7 7 7 并不是件易事,我周围认识的人考到这个分数的差不多有5个(也有可能我认识的人不多 ),有3个本科不是英语。也不是都是一次能考到,因为涉及到4科都要比较好的发挥,有时候某一科可能给你拉后水,还得再画一次报名费。
我想说明这一点,并不是想说自己牛(我真的只是个普通的人),但是也是很想让大家有个概念,看到真实的例子,自己可以衡量一下如何需要多少时间复习。
希望看到这里的你,对于雅思8 7 7 7 有更好的认识,也希望你屠鸭成功!也许 8777看起来是个很难的目标,但我相信但是这个目标一定会随着你开始学习变得越来越小。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开始,那么建议你开始攻克雅思高频词汇,因为雅思词汇量对于雅思考试特别重要,尤其是雅思阅读。
如果你没时间总结或者不知道哪些是雅思高频词汇,可以去网上搜索一些免费的资料,包括免费讲座,优秀老师分享的视频等。如果嫌网上资料眼花缭乱,不好挑的同学,可以看看这个雅思训练营,精华资料都给你总结好了,满满的干货,而且是免费的~可别懒啦!
如果这篇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别忘了给我点个赞嘿嘿
你的鼓励是我坚持分享经验,传递真实的动力~